Dra-M Dra-M
首页
技术
冥思
哲学
收藏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莫小龙

保持理智,相信未来。
首页
技术
冥思
哲学
收藏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易混淆哲学用语释义
  • 精神分析

    • 拉康黑话

      • 未明子对于哲学黑话的看法
      • 拉康精神分析词汇翻译对照表
      • 实在界
      • 想象界
      • 象征界/象征秩序/符号界
      • 镜像阶段
        • chatGPT
      • 自我(ego)
      • 主体(subject)
      • 欲望
      • 需要(need)
      • 需求(demand)
      • 大他者
      • 对象a/小客体a
      • 驱力
      • 死亡[驱力](/drive)
      • 力比多
      • 能指
      • 所指
      • 能指链
      • 语言(language)
      • 话语(discourse)
      • 言语(speech)
      • 无意识
      • 症状
      • 阉割
      • 阳具/菲勒斯
      • 母亲
      • 父亲
      • 父之名
      • 俄狄浦斯情结
      • 原质(thing)
      • 匮乏
      • 原乐/享乐(jouissance/enjoyment)
      • 剩余
      • 女人/女性
      • 男人/男性
      • 性关系不存在
      • 主体间性
      • 神经症/神经官能症(neurosis)
      • 性倒错(perversion)
      • 强迫症
      • 癔症/歇斯底里(hysteria)
      • 精神病(psychosis)
      • 妄想
      • 幻想
      • 焦虑
      • 异化
      • 博洛米结/波罗米结/三界图
  • 哲学
  • 精神分析
  • 拉康黑话
莫小龙
2023-08-09
目录

镜像阶段

img.png

img.png

# chatGPT

拉康的"镜像阶段"(Mirror Stage)是他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用于描述婴儿在早期生命阶段经历的重要心理过程。这个概念涉及到婴儿如何感知自己和外界,以及自我认知的发展。

以下是"镜像阶段"的要点:

  1. 镜像体验: 镜像阶段通常发生在婴儿大约6个月左右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婴儿首次在镜子或其他反射表面中看到自己的镜像。他们开始注意到这个镜像像是一个“整体”,与他们的自身经验有所不同。

  2. 自我认知的构建: 在镜像阶段,婴儿会将自己的镜像视为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形象,与他们之前分散的感觉和经验相对比。他们开始感觉到自己好像有了一个统一的存在,这对于他们的自我认知非常重要。

  3. 幻想的角色: 这个阶段中,婴儿会产生一种幻想,即他们的镜像是一个更加完美、更加强大的存在。他们可能会感觉自己的镜像比他们现实中的身体更加理想化。这个幻想有助于自尊心的发展,但也可能导致以后的自我不满和焦虑。

  4. 身份与自我: 镜像阶段对于个体的身份建构和自我认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拉康认为,个体在这个阶段内部化了他们的镜像,将其作为自我认知的基础,并将来自外界的审美和社会期望投射到这个镜像上。

  5. 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 镜像阶段是拉康理论中的"想象界"(Imaginary)和"象征界"(Symbolic)之间的过渡。在镜像阶段,婴儿还没有完全进入象征界,即语言和社会秩序的领域,而是在想象界中,构建了一个基本的自我形象。


#镜像阶段
上次更新: 10/23/2024
象征界/象征秩序/符号界
自我(ego)

← 象征界/象征秩序/符号界 自我(ego)→

最近更新
01
mosquito配置ws协议
10-23
02
Pip包的离线下载和安装
10-23
03
stable diffusion 相关收藏
02-24
更多文章>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19-2024 Dra-M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