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是随哲学家的观点而逐步演化的,不同时期的阐述其实都有一定的差异,从这也能看出哲学观点的一种前后继承性吧。
0. 主体间性的提出者是现象学的胡塞尔,但是在拉康那里涵义已经出现逆反性的偏差了。
- 主体间性的起始逻辑应当是,首先预设一个主体。他能从主观上认识并改造万事万物,这种超越性的主体是胡塞尔之前近代哲学的立足点。但是胡塞尔认识到了他者的存在。主体无法完全认识他者,因为他者会思考,具有能动性。就是说,你既然是具有认识能动能力的主体,但是在主体视角中同样出现了会认识会思考会行动的他人,他人对于超越的主体来说是一种怪异之物,不可被透视。
进一步的,主体在日常经验中意识到他者对“我”的透视也是失败的。这样就能发现,主体看他者与他者看主体,是具有对易性的(可以互相代入)。因此产生这样一种推断:
他者与主体在某些方面,尤其是认知与社会功能的方面,存在一致性。最起码,主体与他者的交互行为(复合且超出了主客体关系的,主体之间的行为关系)是可行的。
这样通过主体对于他者的经验,认识到了他者本身也可能是主体,进而消解掉对自我超越性的假定(唯我论,主体神化),而使得主体之间的交互得以可能。这是我认为阐释第一层的主体间性比较合适的定义。
这种第一层的主体交互性,或者说主观上的相对性,和科学中的客观相对性或者说理论协变性covariance可能也是互通的,不过科学是大踏步地直接将主体消解了。(但是要注意,后续的观点已经完全和这种初始观点区分开了)
不过,这种定义属于早期定义,需要进一步的阐述。因为这种论述虽然消解了主体自身的超越性,却没有消解主体认识的超越性。
**2.事实上,主体的认识从来都不是主体自身所规定的,而是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受其他交互主体和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能动的视野构造。**或者通俗的说,个体在真正能认识事物之前,是需要社会交互的,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并不能单独构造出世界观,而是需要父母,小伙伴一同参与的。
所以说,我的主体性认识,其实根本上已经蕴含了主体间性,我的主体也成为过别人的客体,这是一种互为主客体的辩证关系。这样唯我论的观点就被攻破了。
但是,拉康又进一步的前推,直接指出**主体间性其实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式的,交互依然是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假设,所以主体间性其实依然只是一种认识上的障碍。**这种观点我还没悟透,就不继续阐述了。(既然谈到拉康了就得皮一下,“主体间,性其实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式的。”这样断句也没啥问题2333)
要理解拉康的说法,要搞清楚拉康对各界的区分。
还有他在精神分析中主体的起点:
3. 我在我不在之处思,故我在我不思之处。
引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45063/answer/18777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