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淆哲学用语释义
# ousia 实体、本体、本质
ousia是来自动词eimi(是,存在)的阴性分词ousa的一个名词,按字义就是“是或存在之物”。
哲学中的主体和实体有什么区别? (opens new window)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体和本体是一样的。
# substare 实体
substance指独立存在,作为一切属性和万物本原的东西。源自拉丁文substare,有本质、具体事物、个别主体、现象支持者的意思
实体 (opens new window)
实体概念首先使用也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首要的存在者,正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是所是”。在《范畴篇》中已经得到确立的有关实体的那个基本原则,这就是:实体是主体。但是,在《形而上学》里,和《范畴篇》稍有不同的就是,这里的实体已经是经过了物理学研究分析过的实体,也就是说,它被分析为质料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个可感实体都是一个质形合成物。
由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现在,能够作为主体的就有三个候选项,这就是质料、形式和质料与形式的合成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形式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主词和主体,因而也就是首要意义上的实体。 而这个首要意义上的实体(形式),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本质。
如何理解哲学中的本原,存在,实体,本体,这四个名词? (opens new window)
# ontology 本体
亚里士多德对本体的标准有三个: 1.不表述任何别的东西,而是别的东西表述它的;2.分离性、独立性;3.“这一个”、个体性。 因而最终亚里士多德就确定,只有形式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主词和主体,因而也就是首要意义上的实体。
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实体」的定义? (opens new window)
# essentia 本质
本质最早的使用者是巴门尼德,在巴门尼德里本质就是存在,巴门尼德达到了纯粹概念思维的思想高度,撇开了一切具有对象内容性质的考察,而径直抓住我们思维判断中的一个核心词,这就是西方语言所特有的系词“是”,也就是我们一再说到的那个“存在”,展开分析。
巴门尼德认识到,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真实的认识是通过我们关于世界的种种具体判断来实现的,而在这些具体判断中,系词“是”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它不仅具体地将主词和谓词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具体的关于某个对象的判断,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通过它的断定功能来表明这个判断是关于某个对象的真实判断,即表明这个判断是真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把存在与本质区分开,虽然使用的词依然是ouisa,这在其《范畴篇》中将存在(范畴,谓词)、划分为十个: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处、何时、姿态、具有、施为、遭受。
实体概念首先使用也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首要的存在者,正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是所是”。
在《范畴篇》中已经得到确立的有关实体的那个基本原则,这就是:实体是主体。但是,在《形而上学》里,和《范畴篇》稍有不同的就是,这里的实体已经是经过了物理学研究分析过的实体,也就是说,它被分析为质料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个可感实体都是一个质形合成物。
由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现在,能够作为主体的就有三个候选项,这就是质料、形式和质料与形式的合成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形式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主词和主体,因而也就是首要意义上的实体。 而这个首要意义上的实体(形式),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本质。
如何理解哲学中的本原,存在,实体,本体,这四个名词? (opens new window)
# arche 本原
其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这是希腊文为arche或拉丁文principium的意译,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
因而,“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个命题不是在对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进行说明;相反,它是在对支配世界的根本原则进行说明,它表明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世界的根本原则。
本原这个词在亚里士多德变成原因,四因说中的“因”也是这个词。
如何理解哲学中的本原,存在,实体,本体,这四个名词? (opens new window)
# Ontology 本体论 存在论 是论
to on + logos = ontology
是关于存在是什么以及存在如何存在的理论。
Ontology先后被译为“物性学”“万有学”(卫礼贤)、“实体论”(陈大年)、“本体学”(常守义)、“万有论”(陈康)、“凡有论”、“至有论”(张君劢)、“存有论”(唐君毅)、 “有根论”(张岱年),“是论”(陈康、汪子嵩、王太庆等)以及“是态论”(陈康)等等。这些不同的译法按照to on ( to be)的不同理解大体可归为三类:一是从“存在”说确定Ontology ;二是以“有”来解释Ontology ;三是从“是”本身来规定Ontology
从某种程度上说,上述三种分类基本上反映出了西方Ontology理论的三类典型。大体说来,巴门尼德、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希腊哲学所关注的恐怕主要还是系词意义上的“是”,因而那时的存在论主要应看成是“是论”;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所思考的则是存在论状态,因而译为“有论”及“存有论”似更合理一些;至于海德格尔等现代哲学家们则是试图从生存论意义上揭示并敞开“存在”(sein,简称“在”),因而他所追求的是一个较传统哲学的Ontology来说更为“原始”或“基础”的“存在论”。
什么是存在?实际上追问的是“是”(to on,to be )本身,追问的是这一“是”是如何“是起来”的。在根源的意义上,存在论实际上先行地将一切具体存在物以及所指“悬置”起来,而先追问形成实体间关联的判断、即“是”本身是如何可能的?追问显然又是基于一个实有的“是”而不是否定这一“是”的存在性。这就是说,“是”本身无疑乃“世界”的基本事实,而哲学的起点恰恰就在于惊异于这一基本事实从而必须给这一事实确立一个自立自洽的法度,于是对“是”的追问便自然指向于对“是”的范畴性的确证与规定。这样一来,“是”也就获得了一种共相性并且自身就成为共相,“是”本身就是一个最普遍的外延最大的抽象的概念,是既无质的差异又无量的区分的绝对的“一”,而那些被悬置起来的具体存在物以及所指则成为殊相,是通过具体的质与量所规定的“多”。
存在论 (opens new window)
某种程度上是形而上学同义语,Ontology被造出来反应形而上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 eidos / idealism 理念论 理型论 观念论 唯心论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浅谈 (opens new window)
在柏拉图看来,
理念或形式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实体,是与具体的任何事物完全分离的,是脱离于我们感觉的事物而绝对独立的存在,柏拉图认为“理念”这个真正的“知识”是来源于灵魂的。
比如说,任何具体的马和人都是这永恒形式理念“马和人”的复制和反映,而且具体的马和人最终都会流变消失,有生有灭,但是理念的马和人是永恒的、绝对不变的,并且是先于并独立于事物而存在,这个理念就是源于灵魂的。 同时,柏拉图认为理念或形式是真正的、不变的、绝对的实在,是要优于具体事物的,因为具体事物仅仅只是表象,而背后的理念或形式才是事物的本质原型,具体事物只是对理念或形式的复制。
对于观念论来说,世界是以观念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人展开的并被人感受到的,世界的有序性是一种合乎他意志和理性的形式与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这种结构就被称为观念。 因此,人的认识不仅仅是接受感性材料的结果,而事物需要通过观念这种结构才能人被把握,有了观念,我们才能与外部世界交流。
轻松看懂柏拉图的理念论 (opens new window)
# realism 实在论 唯实论
认为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
# Epistemology 认识论
认识论研究人类知识的本质和来源。
要想把握住四百年前的英国经验论、大陆唯理论,我们的脑子里必须时刻装着这个命题——我们的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感觉经验,那么,我们如何保证认识的客观普遍性?我们如何保证认识不是主观的?更进一步,如果认识是客观的,那我们是如何从主观的感觉经验中,加工得到客观的认识?关于认识、知识究竟是主观还是客观,引起了过往很多哲学家的讨论; 专业一点说,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又被称作“认识论”。
哲学史笔记 - 场域、本体、认识、目的 (opens new window)
# Empiricism 经验主义 经验论
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於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opens new window)
# Rationalism 理性主义 唯理论
理性主义者及经验主义者的区别在当时并没有被哲学家予以区分,而是后代进行了区分。事实上,有时两者之间的区分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显著。三位主要的理性主义者都认同经验科学的重要性,并且他们在研究方法及形而上学的理论上更接近笛卡尔而不是斯宾诺莎(Spinoza)和莱布尼兹(Leibnitz)。尽管这种区分在著书立说时很有必要,他们对哲学本身来说不是非常有用。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opens new window)
# 目的论
知识的客观普遍性尚且值得怀疑,伦理、道德,就更加值得怀疑了,作为价值理性,它们无疑是更加主观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资本主义的进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粉碎社会的过程,而资本主义在对社会的每一次粉碎、撕裂的过程中汲取活力。一个明确的事实是,二三十年后的婚姻观、生育观,会跟新自由主义时代非常不同。再举个更绝对的例子,如果有一天宇宙消失了,那么“宇宙的消失”是不是一件坏事呢?这无疑是一个极其主观的问题,并不存在客观的答案,当你使用“好坏”这种字眼,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主观了。这就是我理解的终极关怀问题,人们知道那些伦理道德并不具备客观性、普遍性、真理性。但当他们将这些伦理道德统统悬置起来之后,往往会发现,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无意义。终极关怀,是哲学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专业一点说,关于终极关怀的哲学理论,又叫做“目的论”。
哲学史笔记 - 场域、本体、认识、目的 (opens new window)
# 场域论
“这个世界是否存在终极规律”?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答,会产生不同的场域论立场。
(1)如果你感觉这个世界存在一个“规律”,一切现象都由这个规律决定,都可以被这个规律解释,你的场域就是融贯的。
持这种场域观点的人,有可能变成奴才。
因为社会上的一些权威人士会声称自己比别人更加接近这个“规律”。
面对权威,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有些人是纳头便拜的,是丝毫不去质疑的。
(2)如果你能洞察到场域中的一些不可能被调和的矛盾,能洞察到这个场域内部的撕裂、短路,你的场域是分裂的。
比方说规律与自由的矛盾,比方说价值与理性的矛盾。
(3)面对场域的分裂,如果你以自己的内在力量去调和它,你的场域是中心化的。
(4)更进一步,如果你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你的场域,可能是无定形、不断流转的。
哲学史笔记 - 场域、本体、认识、目的 (opens new window)
# Metaphysica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一词翻译自英文metaphysics,古希腊文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拉丁文metaphysica。
该词原为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该著作是亚里士多德死后200多年由安德罗尼柯把他专讲事物本质、灵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编集成册,排在研究事物具体形态变化的《物理学》(physica)一书之后,并名之为《物理学之后诸卷》。古希腊文是去掉冠词就成了拉丁文,meta这个前缀有之后、超越、基础的意思。这个用语被拉丁语注解家理解为“超物理科学”,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很多基本问题。
“形而上学”一词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并未出现,它是在公元前60年安德罗尼柯编撰亚氏遗著时,把所谓《形而上学》的各篇章放在《物理学》之后,并集合在一部书内,取名为Meta physika,即《形而上学》。
“metaphysics”的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的。 晚清学者严复则采用了玄学这一翻译,后经清末留日学生将大批日制汉语(日本称和制汉语)带回国后,玄学这一译法渐渐被形而上学取代。严复拒绝使用井上哲次郎的翻译,根据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把“metaphysical”一词译为玄学,但由于日本翻译的一些词汇虽然不甚贴切,却往往更为简单易懂,更容易被当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中国民众所接受,因此“形而上学”一词扎根在了汉语之中。形而上学 (opens new window)
尽管“形而上学”一词的诞生比亚里士多德还要晚,但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本体论,所以说“形而上学”要从巴门尼德讲起。
恩格斯在沿用黑格尔批判"旧的形而上学是孤立的静止的看问题"时,省略了"旧的",直接以形而上学代指了批判对象。后苏联教科书使用形而上学表示"与辩证法相对的,孤立的,静止的看待问题"。后被我国教科书沿用。
# 辩证法
公元前 6世纪,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一些哲学家围绕各种哲学命题进行了争论,产生了辩论的方法。
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均使用“辩证法”这个词语,但在不同哲学家那里,这个词的意思是不同的。
辩证法,有的指一切真实存在的科学,有的指或然意见的科学,有的指逻辑,有的指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想。 辩证法 (opens new window)
# 黑格尔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同一与差别、可能与现实、必然与偶然、必然与自由等诸多辩证法范畴,建立了庞大的唯心辩证法的体系。他第一次把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认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过程,并且正是矛盾引起了运动、变化和发展。他说:“天地间绝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能或不必在它里面指出矛盾”,我们“可以在一切种类的对象中,在一切的表象、概念和理念中发现矛盾。认识矛盾并且认识对象的这种矛盾特性就是哲学思考的本质”(《小逻辑》第200、132页)。他还说,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生命力。黑格尔所说的自然界或历史,都是绝对观念的外化或异在,他所说的运动不过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但是,他把事物描述为不断运动的过程,并且在揭示这种过程的内在矛盾时,把矛盾同运动、发展联系起来,深刻地说明了运动发展的动力或源泉在于过程内部的矛盾性,这是对辩证法学说的重要贡献。列宁认为这是“黑格尔主义的实质”。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形式下反复说明了对立统一的思想,他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物的统一,“无论什么可以说得上存在的东西,必定是具体的东西,因而包含有差别和对立于自己本身的东西”(《小逻辑》第 258页)。他坚持反对抽象的同一性,认为抽象同一性是“形式的”,因而是不真实的。具体的同一性则必定包含矛盾于自身,只有具体同一性才是辩证法所说的同一性。黑格尔认为,对立的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自身的本质规定。“既然两个对立面每一个都在自身那里包含着另一个,没有这一方也就不可能设想另一方,那么,其结果就是:这些规定,单独看来都没有真理,唯有它们的统一才有真理。这是对它们的真正的、辩证的看法,也是它们的真正的结果”(《逻辑学》上卷,第 208页)。黑格尔还反复阐述了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他认为一切现象都因其内部矛盾而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标志着渐进过程的中断,意味着新的质态的产生。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就是绝对观念不断转化的过程。在黑格尔那里,“绝对观念”的发展从逻辑开始,经过自然历史阶段最后发展到精神阶段而回到自身。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概念之间不断地发生转化,一切逻辑范畴如质、量、度,同一、差别、矛盾、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等等,都是互相转化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决定了他的辩证法不可能是彻底的,当他的“绝对观念”经过各种发展阶段和矛盾运动之后而终于完成了自我认识时,过程也就终结了,不再发展了。过分茂密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他的辩证法。
辩证法 (opens new window)
# 马克思辩证法 (唯物主义辩证法/客观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概括革命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他们把辩证法看作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把思维中的辩证法视为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自觉反映,指明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论证了辩证法的规律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而不是来自主观精神或绝对观念。
辩证法 (opens new window)
# 自在、自为、自在自为
“自在”即潜在之意,“自为”即展开、显露之意。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理念在自在阶段,自身包含的对立面尚未展开,表现为存在、客观性;到自为阶段,表现为本质,潜在的区别和对立、斗争得以显现,概念达到映现;最后发展到概念阶段,思维征服、统一了存在,绝对理念就成了自在自为的、最真实的东西。存在是“自在的”、“潜在的”本质,本质是“自为的”、“展开了的”存在。
自在与自为 (opens new window)
# 物自体
物自身原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又译“物自体”或“自在之物”。它指认识之外的,又绝对不可认识的存在之物。它是现象的基础,人们承认可以认识现象,必然要承认作为现象的基础的物自体的存在。
物自体 (opens new window)
# 定在
黑格尔关于有限存在的本体论见解:有限存在是必然的,它是无限存在之消逝着的中介。《逻辑学》的第一个推论:纯存在是空洞,是无。
“自在”是作为本质的存在,原初的范畴。黑格尔之前的康德提出了“自在之物”这一概念,物从来不是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存在的东西,而始终是与主体相照面的、被认识形式所建构出来的对象、现象。人们通过感性获得物自体,这种感觉通过先验范畴的知性加工形成知识。
黑格尔认为存在与非存在联系在一起,他借用了斯宾诺莎的命题“一切规定都是否定”,存在与非存在辩证法的合题在“定在”中得到演绎。
定在是有与无,实在与否定的结合。黑格尔在这里以“自我和他者”模型作为中介。一切实在必须被对比性描述,定在必须通过斗争否定他者。物必须通过对于外界的压力影响做出反应来维持自身存在,比如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定在借助于他者的因果作用被界定。
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自在之物”概念是孤立地进行分析的,他反对这样的二分法,自在之物作为不可知饿、纯粹的基质又孤立于他者的属性,因而不能得到证明。
黑格尔认为某物是自在的,但它的存在又和他者相关。他从定在与他自己他者的本质关系出发,得出了一切有限事物终将在变化之后消亡。内在冲突达到自我否定。
有限存在之外是无限,它包含着有限,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过程在这里得到展开。定在的有限事物必然消亡,但在消亡过程里它并非纯粹消失,经历了对自身的扬弃后,它被另一个特定事物取代。
而无限事物,它是变化着的有限事物的整个系统,是概念必然性的展开,借助于矛盾的动力不断运动。
从定在过渡到无限的过程,就达到了“实在”,它是事物(矛盾)一系列产生,转换,消亡过程的展开,借助于这些事物发展,我们趋近本质。实在是要素的总体(由整体性得到),要素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推动着事物现象过渡,而现象事物被设定并证明必然性的展现。
黑格尔所说的“自在”和“定在”该怎么理解? (opens new window)
# 现象学
有句俗话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的潜台词里包含了两个意思,第一,这个世界可以分出“现象”和“本质”两个东西;第二,那个“本质”比“现象”更重要。这个“现象”和“本质”之间的矛盾在古典哲学时代表现为唯名论和唯实论的矛盾,在近代哲学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矛盾。但胡塞尔提出了另一种框架,不再需要去讨论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而是去讨论那个“本质”如何从“现象”中生发出来。 什么是现象学? (opens new window)
# 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方法论 (opens new window)
# 广延
这是笛卡尔“第一哲学”特有的哲学术语。
就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即物质的空间属性,即所谓的长宽高,凡是物质必然占据空间,这就是广延 。 广延 (opens new window)
# 语义三角
# 能指(语音形式)
# 所指(意义、相关概念)
# 所指事物(实物)
# 存在
1.存在(实在)是一个哲学概念,按照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定义,是具有难以改变,但能够改变的特性。而相对于存在的不存在(虚无)则是具有难以控制,但能够控制的特性。而两者的界别存在于(无限线)的正反面上。但此界别中的正反面本不存在,故分辨的方向只在乎于其外延对该物的影响。
西方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包括被神感知),无法证明其存在,贝克莱的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与时间》的作者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既是最明了的概念,可也是最晦涩的概念。现实中大多数人自认为“存在”这一概念是自明的,也是最清楚的,故无需发问“何为存在”更无需去研究何为“存在”,可哲学的终极任务本来就是要解释:“何为存在”,作为思考者,如果你把“存在”这个最晦涩的概念误认为是简单、明了、无需解释的,那么你注定就犯了大错了。
2.存在狭义上是相对于思维而与物质同义的哲学范畴;广义上是相对于无而与有同义的范畴(见有无),是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和。在哲学史上,存在范畴为各派哲学家广泛使用,其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认为神是最真实的存在。近代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德国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把存在作为绝对观念的一个最简单的规定。现代西方存在主义者把存在解释为个人的主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尽管世界的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在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时必须摈弃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含混的提法,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存在与思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存在 (opens new window)
# Realitas 实在
邓斯.司各脱于13世纪将该引入哲学,认为它与being(存在)同义,而两者与实存(Existence)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区别,但在各种哲学体系中有一些不同的用法。
以后的哲学家以不同的意义使用“实在”一词。
康德把实在看成是形式与经验材料相符合。
费希特认为实在即他所说的非我,是由自我所确定的。
黑格尔认为实在是本质与实存的统一,现实事物的表现就是现实事物本身,现实事物就是本质的东西,具有其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在或现实指实际存在的东西,它们是客观存在的,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们可能由于其必然的失去而失去其现实的存在,或由于其必然性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而正处在从可能向实在的存在发展之中。
实在 (opens new window)